绛的读音及意思
绛的读音及意思
绛[jiàng]
汉语文字
绛,汉语二级字,读作绛(jiàng),形声字,从糸(mì),本义指大红色。
绛,大赤也。——东汉·许慎《说文》
纁谓之绛。凡九旗之帛皆用绛。——《广雅》
绛树在其南。——《淮南子·地形》
纶组紫绛。——左思《吴都赋》
绛皓驳色。——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绛帐(绛帏。红色帷帐;对师长之尊称);绛脂(大红胭脂);绛纱(红色的纱帐);绛帻(大红色头巾。代指宫中侍卫人员);绛节(红色符节)。
jiàng
【动】
染为绛色〖redden〗。如:绛天(把天空染为绛色)
Jiàng
【名】
今县名。山西省运城市绛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部,县境东部和南部由中条山环抱,高峻而挺拔;西部和北部由平川和盆地构成,低凹平坦。东部与翼城县毗连,西部和闻喜县接壤,南跨中条山与垣曲相邻,北部自东向西由翼城、曲沃两县和侯马市环绕。
绛的读音及意思
绛的读音为jiàng,是一个汉字。它的意思有两个:
一是指一种古代的紫色染料,用于染色衣物;
二是指一种古代的官职,属于三公之一,掌管礼仪、音乐等方面的事务。在古代,绛色被视为一种高贵、尊贵的颜色,只有皇帝、王公贵族等身份高贵的人才能使用。而绛官则是古代官场中的重要职位,担任绛官的人通常也是身份显赫、地位高尚的人。
绛的读音及意思
读音为jiàng,“绛”的基本含义为赤色。“绛”,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糸表意,篆书形体像一束丝,表示染丝或染织品的大红色,夅表声,夅是降的初文。
绛的读音及意思
绛 拼音:jiàng
释义:
1、一种颜色,即大红色
2、地名,春秋时代晋国都城
补充:
例子:
绛,大赤也。——东汉·许慎《说文》
纁谓之绛。凡九旗之帛皆用绛。——《广雅》
绛树在其南。——《淮南子·地形》
纶组紫绛。——左思《吴都赋》
绛皓驳色。——清·姚鼐《登泰山记》
造句:绛天:把天空染为绛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ngyuan456.com/shzs/174614154726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