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用的钱叫做什么
秦朝用的钱叫做什么
秦朝的货币是半两钱,这是中国战国时期到汉朝前期广泛采用的一种铜货币。圆形方孔,又称方孔钱。秦朝时期将其作为全国强制推行的统一货币,从而确定了中国其后各朝代铜钱式样。先秦半两
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秦国“初行钱”,将货币的铸造权收归国度,规定圆形方孔半两钱为国度法定货币,这被视作半两的起源。这一时期的半两钱重量在8克左右,采用原始的泥范铸法,不平整,未经修磨,外形和厚薄并不固定,特别是其方孔不方,有的甚至作圆孔,铭文用大篆,“两”字中的“人”部分较长,俗称“长人两”。秦半两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国度强制推行秦半两,取代原六国自有的货币。这一时期的半两钱多由地方官府自行铸造,形制的差异有所缩小,但是仍然不能做到统一。钱体不圆,方孔仍有不方者。铭文用小篆,传说乃李斯手书,“两”字中的“人”部分较短,俗称“短人两”。汉半两
刘邦建立汉朝后,决定重新铸造货币,但由于初期百废俱兴,所铸半两钱重量极轻,仅2克左右,俗称“榆荚半两”。随着经济逐渐好转,汉朝所铸半两钱的重量也逐渐增大。汉文帝时期铸四铢半两。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汉武帝在上林苑设立工场,将铸币权初次统一收归中央政府,废半两钱,始造五铢,标志着半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五铢取而代之。
秦朝用的钱叫做什么
秦朝用的钱叫秦半两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治,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其中在经济方面的一项措施是统一货币,发行使用秦半两钱。秦朝统一货币后,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
秦朝用的钱叫做什么
秦统一中国,也统一了货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合20两);铜为下币,单位“半两”。半两钱在战国秦即已铸行,初为国钱,旋即改为方孔圆钱。秦统一以后,将半两钱推行全国。自此,方孔圆钱这种货币形制一直沿用了两千余年。《史记平准书索隐》引《古今注》 :“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
今见秦半两钱大小轻重不一,钱径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钱文突起而狭长,略具弧形。无内外郭,背平素。有重过10克以上,甚至重达20多克的,或说即《索隐》所载的“当百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ngyuan456.com/shzs/1748042208275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