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故事
鸡兔同笼故事
《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较好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鸡兔同笼的趣味故事小王庄近来不太安宁,原因是来了一只狼和一只狐狸,狼咬兔子,狐狸吃鸡,闹的村民人心慌慌,没有办法,村民只能把兔子和鸡关到一个笼子里,严加看管,狼和狐狸看到眼前的美食吃不到嘴里,心里特别着急,坐下来商量对策,狡猾的狐狸想:我到哪一户人家的笼子里鸡比较多?我能吃到的鸡肉比较多?笼子旁边有没有夹子?笼子旁边有没有陷阱?想到这一系列的危险狡猾的狐狸想到了狼大哥,故意称赞狼大哥,说它身强力壮,奔跑如飞,听到如此恭维的话语,狼大哥美滋滋的答应了,奔着小王庄而去,到来那里,狼大哥看到所有的笼子四周都钉着木板,只能看到上面摇晃的头和立在地上的足,狼大哥赶快跑回去和狐狸汇报,说我只看到了上面的头和下面的腿,狐狸问,你看到了几个头?狼答道:5个,看到了几条腿?答道:14条腿,狐狸掐指一算,说出了兔子和鸡各有多少只?
鸡兔同笼故事
鸡兔同笼的故事.
就是 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排名较好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算这个有个较好简单的算法.(总脚数-总头数×2)÷2=兔子数 总头数-兔子数=鸡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ngyuan456.com/shzs/174769503927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