竾字是什么意思
竾字是什么意思
竾本义是:一种类似笛子的竹管吹奏乐器。同“篪”。
篪(读作:chí)是古代的一种横吹低音竹管吹奏乐器,也就是所谓的竹埙。据《周礼·郑玄注》:“篪,如管,六孔”;东晋郭璞注《尔雅》:“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记载篪为6孔(包括上出孔)、底端封闭的一种横吹竹管乐器。从战国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大小两件横吹竹管乐器来看,均与文献所述篪的特征相似,而与笛有异。篪,浑厚、文雅而庄重,是我国古代雅乐主要乐器之一。
竾字是什么意思
竾,音[chí]。部首:竹。笔画:9。繁体:竾。五笔:TBB。释义:“篪”的异体字。
竾的同音字有:匙、持、漦、耛、歭、徲……
竾这个字是一个冷僻字,很少用,网上都找不到组词。
竾字是什么意思
chíㄔˊ形声。字从竹从也,也亦声。“也”意为“双向延伸”。“竹”与“也”联合起来表示“一种类似笛子的竹管吹奏乐器:竹管从吹气孔两边伸长出去”。本义:一种类似笛子的竹管吹奏乐器。
◎ 同“篪”。
English
◎ flute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竾 ·康熙笔画:9 ·部外笔画:3
《正韵》陈知切,音池。同箎。《礼·月令》仲夏之月,调竽、笙、竾、簧。 《篇海》或、筂。
竾字是什么意思
竾字是汉字中的一个字,它的写法是由“竹”和“子”两个部分组成。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符号,代表着竹子的柔韧和坚韧,象征着不屈不挠、真诚无欺的品质,而“子”是一个常见的偏旁部分,原意是子孙。在一些古文献和典籍中,竾字主要用于宦游的文化场所,如书院、书房、图书馆等等,寓意与读书、学习、文化、诗词等相关。
在现代社会,竾字已经逐渐被淘汰,但是它所代表的博学、诚实、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依然深受人们的敬仰和追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ngyuan456.com/shzs/174700180227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