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氏的由来
盘氏的由来
源于盘古氏,出自上古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氏,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据史籍《述异记》记载:"盘古氏,夫妇阴阳之始也,天地万物之祖也,今南海中盘古国人以盘古为姓。"
在盘古氏的后裔子孙中,有日御十日族汤氏主体,称汤盘氏,后分衍简称为汤氏、盘氏。
近有学者认为,"盘瓠"即"盘古"的谐音,而"盘"与"汤"二字同义互假,所以盘瓠族即是汤古氏崇日部族,盘瓠承袭了汤古氏族号,故为汤氏,又称盘瓠氏。
后来,盘瓠与商女(商,读音作tāng)先后生下了十子三女,汤喾赐外孙子、外孙女门为汤古氏、汤水氏、汤木氏、汤盘氏、汤元氏、错氏、盘氏、蝼氏、蚁垤氏、屠羊氏、女宫氏、公羊氏、顿丘氏,号称"汤厝十三姓",史称此为盘氏之源正宗。
在传说中,盘古氏的直系后裔为汤蚩尤,为姜姓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
炎帝因汤蚩尤善战英勇,在汤人中视其为"战神",因为"鸱枭"(猫头鹰)被汤人视为"斗鸟",因而其部以鸱枭为图腾。后来黄帝轩辕氏击斩汤蚩尤,封其子为"缙云氏",领黄帝朝的夏官之职。
后缙云氏南迁至洞庭湖地区,建立了史书中所称的"三苗国",其族大多演化为苗族、瑶族、畲族,史书合称"三苗"。三苗族人以鸱枭为图腾。今有许多苗族、瑶族同胞认为,其祖汤蚩尤被轩辕氏斩首,其首落地化为"饕餮",所以缙云氏后世较好又称"饕餮"。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相对较大特点就是胆大无比,什么都能吃、都敢吃。后饕餮与雌龙结合,生下的龙子称"貔貅"。貔貅没有肛门,比它老爸饕餮还厉害,不光能吃,而且专吃金银玉财珠宝,吃了还不拉,被后世人们用来当作敛财守富的神兽。
据孔子排名较好一嫡孙、西汉时期排名较好经学家孔安国考证:"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也。"汤蚩尤族居地曰"缙云","缙"字简笔为"晋",所以其间之地称为"晋水"、"晋州"、"晋陵"等。
汤(唐)尧时期,帝尧任用姚重华为摄政,遭到了日御十日族的强烈反对,饕餮率领三苗族部落联盟参加了十日族的反叛,姚重华便假借汤(唐)尧的名义南征三苗,结果饕餮战败,姚重华便奏请汤(唐)尧,将三苗族流放到雍州三危地区(今甘肃玉门),逐渐融入了西戎族。
在典籍《集韵》中对汤氏、盘氏的解释:"婸因荡",因荡、汤、偒三字同义通用,所以解释为"汤人"、"偒人",其中的主体群落形成了历史上的濮族。濮族于诸多部落融合,在春秋战国时期称百濮族。
殷纣王时期,濮族人为了反对商殷贵族的压迫,与庸、蜀、羌、髳、微、卢、彭等族共同参加了西周部落联盟,在周武王姬发灭商的战斗中,濮族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至周顷王姬壬臣二年(公元前611年),江汉地区的百濮族人又联合庸人、糜人、戎人叛楚,迫使楚国订立了盟约。后来在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23年),楚平王熊弃疾出师从水上乘船击败百濮族,迫使百濮族人大规模地向西南地区迁徙,散居在云、贵、川、湘等省区,盘氏族人即为百濮族人的后裔。
在史籍《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迁三苗于三危,以便西戎。"《史记》中所指的荆州三苗,今属湖南、湖北两省之地,统称"荆湖"。宋朝时期在湖南设荆湖南路,在湖北设荆湖北路。因三苗汤姓的祖籍为荆湖,所以在唐朝时期,汤氏世袭荆湖都统,后因唐朝荆湖都统汤振麟有功于大唐王朝,曾被封为中山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ngyuan456.com/shzs/174646663627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