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妈这个词的由来
干妈这个词的由来
“拜干亲”就是认义父、义母,是流行全国的一种保育习俗。在北方叫“认干爹,干妈”;在南方则称为“认寄父、寄母”,俗称“拜过房爷、过房娘”。
婴儿时期拜认的干亲可能是长期性的,终身保有这种关系,也有可能是临时性的,多则三五年,少则匆匆一晤,从此各不相干。
“拜干亲”的对象有的是人,也有的是物。
其目的一是怕孩子娇贵,不好生养,或是以前生子夭折,怕自己命中无子,借“拜干亲”消灾免祸,保住孩子;
二是孩子命相不好,克父克母,借“拜干亲”来转移命相,以求上下和睦,家道昌盛。
为了让孩子好养,“拜干亲”一般都喜欢认儿女较多或贫寒的人家做义父、义母,因为儿女多的人家,孩子就像成群的小动物一样,容易长大;另外,贫寒的人家,小孩一般较多,又不娇贵,反而容易养活、长大。当然,也有两家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愿认对方儿女作义子、义女的事情。
至于那些富翁显贵认坤伶、舞女做干女儿,那是别有用心,已不在我们讨论之列。
干妈这个词的由来
认干爹干妈其实来自于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待,孩子生来娇弱,对外界的侵扰抵抗力弱,因此父母希望能为孩子再找一对父母,给予他更多的庇佑,特别是对于那些八字不好,或是不足月身体羸弱的孩子来说,认干亲对孩子父母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并且在认干亲时还有很多讲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ngyuan456.com/shzs/174613861926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