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的音乐风格
古巴的音乐风格
古巴音乐是西班牙民族音乐和黑人歌舞文化的混合产物。早期的印第安原住民在殖民统治时期几乎消失,其中一个留下的音乐遗迹是一种叫做“沙铃”(maracas)的乐器,它也是21世纪拉丁音乐的主要乐器。
古巴民间音乐有着欧洲和非洲文化的双重影响,其中非洲文化的痕迹尤为突出。民间音乐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瓜希拉音乐”(农村民间音乐)和古巴非洲音乐。
发展历史
18世纪以前
在古巴的专业音乐中,宗教音乐起重要作用。
18世纪末海地废除奴隶制的革命,使大批法国殖民者和他们的黑人奴隶移居古巴,于是欧洲音乐,尤其是意大利的歌剧和沙龙音乐迅速传入古巴。其中特别是法国的“对舞”广泛流传,并被许多专业作曲家选为音乐创作的素材。
19世纪后
欧洲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作品相继传入,从而更加促进了古巴作曲家的创作活动。
19世纪中叶,作曲家M.绍梅利·罗夫雷多(1817~1870)致力于古巴民族主义音乐的创作。他出身清贫,自学成材,他创作的50余首钢琴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古巴音乐史上他是排名较好个在自己的创作中汲取民间音乐因素的作曲家,对古巴音乐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另一位重要的民族乐派作曲家、钢琴家I.塞万提斯所创作的21首《古巴舞曲》,民间音乐语汇十分丰富,优美的装饰音和多样化的钢琴技巧,在国际乐坛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20世纪初
民族乐派的创作活动更加繁荣兴旺。其中对黑人音乐的研究和在黑人音乐中寻求创作源泉的趋向尤为高涨;因而在专业作曲家中形成了一种“古巴-非洲主义”的创作思潮。
代表人物是A.罗尔丹和A.G.卡图尔拉。他们把古巴-非洲黑人音乐的节奏和打击乐器广泛运用于交响音乐的作品之中,风格独特、手法新颖,为古巴交响乐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如罗尔丹的《节奏》(6首,其中两首全用古巴打击乐器演奏);卡图尔拉为14件乐器合奏而写的《本贝》等作品,以错综复杂的节奏进行和现代派的和声特点,表现了古巴民族音乐的丰富色彩。
此外,E.莱库奥纳(1896~1963)的《黑人狂想曲》及歌曲《西波涅》等,已成为流传于国外的排名较好曲目。
古巴排名较好的作家、音乐学家和评论家A.卡彭铁尔和音乐教育家J.阿德沃尔的创作活动,对古巴音乐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很有影响。他们分别著有《古巴音乐》和《古巴音乐入门》。
古巴的音乐风格
五八的音乐风格在于它是,一种畅快与热带海洋气候的那种畅快漓的风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ngyuan456.com/shzs/1745864791268577.html